以上就的构建积极有效师幼互动的一些基本的观点和做法,在师幼互动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定位是一个核心问题。目前,在师幼互动中存在的问题都与教师的角色定位不准有很大关系。
在师幼互动中,许多教师把自己定位为严厉的组织者和管理者,知识技能的灌输者,要求幼儿绝对服从自己的指挥或教育。在教师这种角色定位的影响下,幼儿更多地将自己定位于服从者,要“听老师的话”。幼儿在学习和发展过程中,他们会遇许多实际困难,需要教师的鼓励和支持。作为支持者的幼儿教师,要观察到幼儿最细微的动作,探知到幼儿最迫切的需要,在他们最需要的时候提供必要的物质上的或心理上的支持。
在与幼儿交谈时,应尽量蹲下或弯下腰,注意倾听幼儿说话,并与幼儿保持经常性的目光交流——这是一种平等的交往态度,也是对幼儿的一种尊重。新《纲要》指出,幼儿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的探究式的师幼互动”这就要求幼儿在设计课程活动方案时,不仅要充分了解幼儿的兴趣?需要?经验?认识水平?个性特点等,还应随时幼儿的反馈信息及时地?适当地调整课程活动方案的进程和内容,甚至调整课程活动的形式,调整教师的教育行为,以赢得幼儿积极的配合和响应,形成师幼互动的最大影响作用。
评语:幼儿的活动需要教师的介入,但是教师介入的目的在于维持和扩展幼儿的游戏内容或者干预不适宜的行为。所以,教师的介入应建立在对幼儿活动的观察基础之上。只有通过观察,判断幼儿行为的意义,教师才能了解幼儿对当前活动的兴趣以及存在的问题,从而可以准确地做出是否进行介入以及何时以何种方式介入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