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太原有“龙城”的美称,此次山西之行,我们在城市的光影之间“穿越千年”,切实感受到了历史文化带给人的震撼。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隋唐发迹地,太原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而幼儿园会如何利用好这些资源呢?
今天,请随着我们一起走进山西省学前教育中心实验幼儿园,感受“根源”的力量。
01、在幼儿园找文化的源头
都说北京一下雪,就回到了北平;其实太原也一样,一场雪,把我们带回了那座晋阳城。雪中的幼儿园,本就蒙上一层“传统的滤镜”。
幼儿园的院子古色古香,虽然不大却尽显精致
文化墙被设计成了可互动的玩具,“天地人”、“日月星”,常见汉字的演变过程被记录其上,孩子们翻动木块时不断加深着印象,这便是文化的“浸润”。
墙上布置的,是“琴棋书画”这四项传统技艺
美工室里的“三晋文化”
很多农具,便是孩子们的画布,用独有的创造性表达为它们添上了色彩与装饰
几只软陶做的“小怪物”它们是这里的“门神”,将儿童和传统文化真实地“揉”到一起
墙上还装饰着软陶做的十二生肖,童趣和传统,这一刻真的无比和谐
教室里的家具和装饰都与整体环境对应,孩子在其中生活、游戏,体验着“沉浸式”的传统生活
山西的名胜也作为环创的元素穿插在教室中,在这间教室里,几乎就能“游览”山西的各个地方
而文化浸润绝不是浮于表面或违背孩子发展的。体验汉字,就从学会自己的名字开始,绝不是小学化的“识字”
不愧是有悠悠历史的太原,让我看到了“幼有历史”的幼儿园。我特别喜欢这里传统元素的“不生硬”,每一个元素都巧妙地与孩子的生活、孩子的创作、孩子的语言融合在一起。我们总觉得传统文化晦涩难懂,离孩子更是遥远;但中心幼儿园告诉我们,这只是一个误解。传统文化可以是浸润在幼儿园中的,更可以是可爱的、充满童趣的。
02、而孩子,是幼儿园的源头
我有一个判断幼儿园对孩子有多用心的简单标准:给了孩子多少创造的空间。
室外的梅花桩、轮胎和水池,孩子用画作来点缀
大厅里,“铺天盖地”都是孩子的作品
美工室的门头很特别,是用孩子的餐具装饰的,增添了一份亲切感的同时,也告诉孩子:“能用来创造的,不只是美术材料~”
“创造性”不可能仅仅指向艺术领域,来看看这里的公共活动区域,
长长的走廊从头走到尾,一连串的活动令人“眼花缭乱”
再分享一个我观察幼儿园的小标准:能不能让孩子自由动起来;
还记得文章开始的那场雪吗,大雪之下,孩子们不是躲在教室里抗寒,而是自由自在地在雪中玩耍。。。
孩子们能玩得那么开心,离不开老师的“放手”,
也离不开这些由老师亲自设计的户外大型玩具。
木的本色被还原,孩子本来就快乐的童年也随之呈现。
关于幼儿园,我们见过了太多高大上的理论、见过了太多奇思妙想的课程、见过了太多美轮美奂的环境。但幼儿园,其实终究是关于孩子的事。只要我们永远记得,教育的主体是孩子,我们一定能办好幼儿园。如果你也觉得自己整天忙碌,缺少职业幸福感。那停下来,看看自己的孩子,去实际解决一些他们的需求,让自己幸福吧。
03、最后,看一看管理的源头
3句话,句句不离“打好基础”这件事。如果说幼儿园的教育源头在孩子,那办幼儿园的源头便在管理理念,那中心幼儿园是怎么做的呢?
从门口走进幼儿园,有一条四通八达的石子路。如果你从上往下看,一个“水”字便呈现在你眼前。
数字、颜色、形状、照片......丰富的形式让孩子在归位的过程中也能了解对应关系
有条理的管理下,也促进着教师、孩子实现自我管理。就像生生不息的水流,也滋润着途径的每一个生命。起初看到6S,我是不理解的,觉得难免有些“形式主义”。但在走过一个个有条不紊的教室、看到一个个能自我管理的孩子,我才慢慢参透这股源自“水”的力量。幼儿园应当是百花齐放的,我们不用都去成为“水”,但我们总要找到目标,去成为什么。
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我们不争流水,我们争我们自己的理念。
“对孩子来说,环境是有生命的;提到园所环境,我们最容易想到的是一进入园所就映入眼帘的空间布局、设施设备、道路房舍、花草树木、装修装饰等等。我们可以轻易注意到这些环境材料是否新颖而优美,却时常会忘记,这些物质环境之于幼儿并非无生命的存在,其中蕴含的园
服务咨询电话:0371-53668679
联系电话:18937130128
邮箱:fengmaojiaoyu@163.com
公司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高新区大学科技园东区